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费多少钱 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2年各专业收费标准为:工商管理(商业企业管理)专业学费420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4600元、工业设计专业学费4600元。
202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专业学费标准是什么
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商业企业管理)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
信息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审计学(计算机
审计)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电子商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应用统计学(大数据统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车辆工程(汽车变速技术工艺)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型平板显示)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大数据及信息处理)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5G
通信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互联网商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会计学(注册
会计师)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会计学(智能会计勤信实验班)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财务管理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市场营销(品牌管理)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学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质量管理工程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传播学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翻译50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制造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车辆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器人工程(勤信实验班)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智能感知工程(勤信实验班)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勤信实验班)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物联网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勤信实验班)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站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工程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类(勤信实验班)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安全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审计学(计算机审计)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42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6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应用
统计学(大数据统计)4600
注:更多院校专业收费标准请访问读文库志愿查看,读文库志愿有其他院校收费标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收费标准
每学年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用。(新校区标准为900元,其他校区标准为650、750元。)如有变化,将执行北京市教委和发改委统一核定的最新收费标准。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通过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21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费是多少 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1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费:翻译专业5000元/年;其它专业为4200~4600元/年。
2021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费
学校执行北京市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
学费标准为:翻译专业5000元/年;其它专业为4200~4600元/年。向学教育网
每学年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用。
(小营校区标准为650、750元,健翔桥校区标准为500、550、700元,清河校区标准为650、750元,新校区标准为900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
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当前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突出强特色、深内涵、促融合,努力构筑高水平学科体系。
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与清华大学共建学科1个。2018年学校入选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被列入北京市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