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8-26 01:40:21 | 向学教育网

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指高中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将志愿按照不同学科类别分为的不同阶段。一般将志愿分为三个段:一段、二段、三段。一段是指文科、理科成绩在全省排名前1%的考生可以填报的学校及专业,也称本科一批次。二段是指文科、理科成绩在全省排名前5%的考生可以填报的学校及专业,也称本科二批次。三段是指文、理科成绩较好的考生可以填报的学校及专业,包括本科三批次、高职高专、中职专科等。选填高校的专业除了按照一、二、三段,还有按照学科类别来分类,如文、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

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2023浙江首考分数段位一般类第一部分497分,第二部分280分。

高考首考是第一场考试的意思。每年6月高考7号和8号,共四场考试。7号上午就是高考的首考,即第一场考试。而8号下午就是第四场考试。特殊情况的延续到9号。高考首考即从高考学考科目中选定高考选考科目的首次考试。包括学考和选考。

学考的科目有13门,传统的9门加上一门技术,再加上音体美,而且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作为毕业条件。选考的科目只有7门,学生要在7门科目里面选3门参加考试,选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学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中获得的高中学考等级,是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

选考,即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选定3门高考选考科目的考试,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7选3”。这次考试是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相结合的考试,简称为“学考选考”。

试题难易,与高考是分别独立的。首考成绩只要不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应该就算是正常吧,模拟考试的作用主要是检验学生在复习时效果,重要的是查缺补漏,锻炼考生在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和应试技巧,所以二模成绩出来后,超过自己的理想分数,就对高考更有信心。

高考志愿正确填报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向学教育网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依据分数排名,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确定初选地区。初定院校和专业,在细目表中,按照地区、院校、专业分列记录,排列初选的冲、稳、保三种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4、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的科类有几种?

高考志愿主要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科类,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有的地方也将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各自作为一类。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根据自己拟参加的专业加试情况确定报考科类。

科类,学科、专业类别。高等教育科类划分是教育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科类划分的粗细程度不一。 中国高等教育 按授予学位的 学科门类 划分为12个科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报考科类是普通高考的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类、文科音乐类、文科美术类、文科体育类;理工类、理科音乐类、理科美术类、理科体育类。

报考音乐、美术和体育的考生,可以自行决定是要参加文科科目或理科科目的考试,之前,报考音乐、美术类考生,一定要考文科科目考试,体育类一定要参加理科科目考试。

报考文科音乐、美术、体育类的考生,除了可以报考本类别院校(专业)外,还可以兼报文史类的其他院校(专业);报考理科音乐、美术、体育类的考生,除了可以报考本类别院校(专业)外,还可兼报理工类其他院校(专业),其余类别之间不可兼报或跨报,也就是说,例如,报考文科美术的考生,既可以报考美术院校(专业),也可报考文史类的院校(专业)。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整理的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向学教育网。
与“高考志愿分类 高考志愿中各段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