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7 20:37:46 | 向学教育网
高考志愿确认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进行的。具体来说,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结合各个大学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要求,确定自己的志愿顺序并填报志愿。一般来说,高考成绩公布后几天至几周内,学生会收到学校或教育部门发放的志愿填报指南和相关材料,通过在线填报系统或指定的填报渠道进行志愿填报。
在确定高考志愿之前,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以及各大学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通过参加大学开放日、志愿咨询活动、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就业情况、专业特长等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
此外,考生还需要考虑自己的成绩情况和选科情况。高考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心仪大学和专业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确定志愿时需要结合自己的成绩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不同专业对于选科有不同的要求,需要考生了解和考虑自己的选科情况。
最后,在确定高考志愿顺序时,学生需要注意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和招生政策。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等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总的来说,高考志愿确认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的,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并填报志愿。在确定志愿前,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并考虑自己的成绩和选科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和招生政策,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提高被录取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确定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选择,不宜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名校。只有在对自己的选择有充分了解和考虑的情况下,才能确认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录取顺序:普通类中对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
有一些共同的规则,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志向、体检结果、选科情况等,理性填报,并把最心仪的专业院校放前面。
高考志愿录取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2、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
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3、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高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4、录取: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5、确认: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
普通类中对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上,根据考生成绩、志愿顺序和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按院校专业组计划数一定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由高校负责录取。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00%,最大不超过105%。
对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上,根据考生成绩和院校招生计划,按院校计划数一定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由高校负责录取。需要面试或签约的投档比例为100%,不需要面试的由招生院校提出投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20%。
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第一步,对填在第1顺序位非平行组中的院校投档录取,按学校提供的拟投档名单经相关程序后按100%的比例投档录取;第二步,对填报了非平行组中的院校未被录取的考生,将其剩余志愿和只填报了平行组志愿的考生合在一起,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录取,投档比例原则上按100%,不超过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