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1 05:26:15 | 向学教育网
法律分析:如果是被同学修改高考志愿,那么同学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同学盗用他人密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修改,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没有录取等情况,应按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未来、前途和人生规划。如果父母没有得到本人同意就擅自篡改高考志愿,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应该被原谅的。
首先,高考志愿是一个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工作和发展方向,无法轻易更改。如果父母强行篡改高考志愿,不仅会破坏个人的人生规划,也会对其造成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
其次,父母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可能导致其他有志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失去了入选的机会,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因此,这种行为是不应该被原谅的。
最后,如果父母强行篡改高考志愿,这表明他们没有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向学教育网
总之,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是一种严重的违背个人意愿和公正原则的行为,不应该被原谅。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让父母明白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并寻求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中国教育系统中,高考志愿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才能和志向,按照规定的程序填报的。通常来说,高考志愿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
然而,志愿填报期间,存在着一些规定和限制。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对高考志愿的填报进行规范,并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填报志愿,以保证学生的公平和合理竞争。此外,一些高校也可能对填报志愿的要求和限制进行设定,例如对学科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如果有人擅自篡改学生的高考志愿,以致学生未填报或填报错误的志愿,这可能涉及侵犯学生权益的问题。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个案而有所不同,最好向专业法律机构咨询以获取针对个人情况的具体建议。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