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6 03:11:29 | 向学教育网
不需要填写。
预录是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也就是说,你已经进了学校的大门但是什么专业需要安排;如果你的分够高,那么就是你想去的专业了,如果你得分差不多压线,那么可能你就得被调剂了,如果你没服从调剂,那么你肯定是被你报的专业录取了。
高考录取:
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共分6种状态。档案首先被投到某个高校,这时档案就变成“院校在阅”,就是说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
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或退档意见在计算机里标明出来时,比如录到哪个专业,或是退档并注明理由,然后再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这个意见,那么“预录取”的考生就变成“录取待审”状态,“预退档”考生的档案就重新回到数据里,变成了“自由可投”。
考生在市、县区属高招办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考生本人把这个录取表交到所预录学校后,经过该校人工审批后,这些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这些考生被正式录取了。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为什么提交不了的相关内容。
由于系统故障导致的,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提交。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一般流程:
1、投档,网上录取——市高招办通过网络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传送到招生院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投档比例一般不高于120%,招生学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决定录取与否,电子档案包括考生登记表、体检表及综合信息。
2、高校招办阅档——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并阅读。
3、预录及补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和专业志愿进行预录和预退,考生档案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处于同一批次所有招生学校在同一时间里,都审录同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即同批录取学校都先审录 第一志愿 ,结束后再同时审录二志愿考生档案,以此类推。结果通过网络传给市高招办。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向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