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2:01:09 | 向学教育网
录取及投档照顾政策
(1)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考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经本人申请,各市审核,招生学校同意,可免试入学。
(2)奥运会、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8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6名获得者;亚运会、亚洲杯赛和亚洲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6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3名获得者;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的奥运会项目前3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冠军获得者。上述运动员经本人申请并出具省体育局审核的《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推荐表》(国家体育总局监制),经各市审核,招生学校同意,可免试入学。
(3)参照教育部《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和“下基层”服务期满后接受成人本科教育招生办法(试行)》(教学厅〔2009〕6号)的要求,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相关项目考核合格证,经审查合格可申请免试就读山东省的成人高校专升本。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兵役退役考生或普通高职(专科)在校生服兵役,退役后继续完成学业的考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和接收地民政局或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证明信,可申请免试就读山东省的成人高校专升本。上述考生在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中心)报名,并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招生院校及专业目录填报志愿。免试生材料由各市招办负责审核,入校后高校公示免试生录取名单,确定后,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理相关手续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有关高校在不超过本校上一年本科招生规模20%以内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招生人数,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单独下达。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数的,有关高校应对报名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4)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须经省体育局审核并出具运动成绩证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0分投档(一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为30分),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①获得地级以上(含地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区、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获得者。
②获得省级工、青、妇等组织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者。
③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者。
④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
⑤烈士子女、烈士配偶。
⑥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单位(地处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获得企业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⑦年满25周岁(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人员。
(6)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符合上述照顾政策的考生必须于报名时交验相应的原始证件(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凭省级民政部门颁发的《自谋职业证》)。符合2项以上照顾政策的考生,其照顾分数不予累计。
1、三国分立
(1)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官渡。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 208年,曹操为统一全国率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由于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且曹军中发生疾病,战斗力削弱,还因为曹操本人傲慢轻敌,为对手所乘。因此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3) 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为泡影,于是向西北扩大了统治区域,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在东南和西南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几年后称帝,建都建业。三国分立局面形成。
2、淝水之战
背景:4世纪下半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皇帝苻坚不顾上下反对,企图南下一举灭掉东晋。
经过:383年,苻坚率前秦军进攻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谢玄带兵迎击,双方决战于淝水。结果,东晋取胜,前秦大败。
前秦失败的原因:
①秦军兵力虽多,但战线过长,指挥失当。
②前秦统治不稳,人心不齐,战斗力不强。③东晋军队战斗力较强。
特点及影响: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后不久,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不少失地。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
3、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的统治经验,进行了改革。
内容:
①经济上,实行均田制。485年,颁布了均田令,以封建国家的名义对土地实行分配和调整。
②政治上,迁都洛阳并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
③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令鲜卑贵族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同汉族通婚。
作用:使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