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1:58:44 | 向学教育网
1979年,行政院正式核定成立“国立艺术学院筹备处”。
1982年,国立艺术学院成立,设有音乐学系、美术学系、戏剧学系,校址设在台北市国际青年活动中心。
1985年,全校暂迁至台北县芦洲乡(今新北市芦洲区)原国立侨生大学先修班校址。
1990年,增设音乐学系硕士班及戏剧学系硕士班。
1991年,正式迁校至台北市北投区关渡,美术学系硕士班成立,音乐学系增设为双班。
1992年,设置舞蹈研究所、电子计算机中心及科技艺术研究中心。
1993年,增设传统艺术研究所及成立表演艺术中心。
1994年,表演艺术中心更名为展演艺术中心,系所合一并增设剧场艺术研究所硕士班。
1995年,增设传统音乐学系、剧场设计学系。
1998年,招收舞蹈学系七年一贯制的舞蹈系班。
1999年,由美术研究所改制成立美术创作硕士班。
2000年,设立管弦与击乐研究所硕士班、音乐学研究所硕士班、美术史研究所、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及教育学程中心,办理“亚太艺术论坛”的大型国际艺术活动,推展国际学术交流。
2001年,奉准改名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成立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及文化资源等五个学院,同时增设科技艺术研究所硕士班、音乐学系硕士在职专班及音乐学系博士班。
2002年,增设造形研究所及建筑与古迹保存研究所,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关渡美术馆及推广教育中心成立。
2003年,增设剧本创作研究所、戏剧学系博士班、剧场设计学系硕士班、电影创作研究所硕士班。原舞蹈研究所调整分设舞蹈创作研究所及舞蹈表演研究所。
2004年,设置美术学系硕士在职专班,另教育学程中心更名为师资培育中心。
2005年,设置舞蹈理论研究所、博物馆研究所硕士班。
2006年,科技艺术研究中心改名为艺术与科技中心,校务研究发展中心调整为“研究发展处”,并设置“国际交流中心”,以及增设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完成全校公共空间无线网络架设。
2007年,开设“关渡讲座”课程。承办马水龙教授获得行政院文化奖章颁奖典礼暨马水龙作品音乐会,并同步于本校传统艺术创意资源中心举办“马水龙影音作品展”。增设传统音乐学系硕士班。举办“多元与链结-世界艺术院校高峰论坛”,为全台湾首次最大规模的国际艺术学校高阶主管会议。
2008年,调整“推广教育中心”与“传统艺术创意资源中心”整合为“艺术资源暨推广教育中心”。艺文生态馆正式启用。
2009年,成立电影与新媒体学院,于2009年11月对外招生。
扩展资料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简称北艺、北艺大或艺大)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关渡地区,以艺术、表演、人文研究、创作等科系为主的公立大学;其前身为国立艺术学院(简称国艺),为台湾首间以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发展之大学。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台北国际艺术村特色介绍的相关内容。
台北国际艺术村,这座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建于1953年,其独特的外观以黄色与灰色交织,呈现出四层楼的典雅风貌。它不仅是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全球艺术互动的窗口。与众多国际伙伴紧密合作,如韩国的SSAMZIE空间、巴西的SACATAR基金会、以及英国的盖斯渥克等,台北国际艺术村积极推行艺术交换计划,连接了约30多个国家的机构,共同推动文化艺术的国际化交流。
艺术村致力于促进台湾与国际的交流,为台湾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驻地创作机会。这里有三种艺术家甄选途径:国际艺术村机构交换计划、国际艺术家驻村计画以及国内艺术家赞助计画,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开放且自由的创作环境。在这里,无论是视觉艺术、文学、音乐还是表演艺术,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民众带来丰富的艺术盛宴,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台北国际艺术村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国际合作,成为台湾乃至全球艺术交流的重要地标,为艺术创作和公众艺术体验提供了独特且丰富的资源。在这里,艺术与生活交织,创新与传统并存,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多元艺术世界的大门。
扩展资料
台北国际艺术村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北平东路上,属于台北市中心地带,曾经是台北市政府养工处、台北捷运公司办公室,经过多年的闲置后终于在2001年10月台北文化局开始重新规划,以纽约、巴黎、伦敦等艺术村的模范让这边成为拥有台湾独特风格的国际艺术村,使忙碌的都市人在城市的一角也能嗅到艺术的气息。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