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发布时间:2024-12-10 22:45:18 | 向学教育网

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武亦姝是文科还是理科

武亦姝报考的是理科。

2017年2月1日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在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赛中,首届参赛的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次,一时之间“国民才女”的消息传遍全国,风头一时无二。

而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中,武亦姝的表现更是出色,当期飞花令主题字是“月”,她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绝美诗篇一举震惊在场观众和评委,也她因这首诗率先拿到5分,并最终攻擂成功。

在总决赛中,武亦姝凭借令人咋舌的诗词储备量和从容不迫的气魄,以有史以来最高分的记录成功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时间辗转来到2019年,当年高考,武亦姝报考的却是理科。最终,武亦姝竟以613高分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了!这不禁令人们惊叹,“一个文科如此优秀的女生,理科也这么好”。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创新而特设的“住宿制文理学院”,大咖云集,如此可见,能跻身其中的武亦姝也是过人非凡。

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2017年2月7日,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来自上海的16岁姑娘武亦姝,一举夺得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

她或许颜值并不是特别的出众,但是她凭借着自己出众的知识储备成功征服了观众。

用一句话形容武亦姝再好不过,那便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甚至有些人直接用“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武亦姝” 来评价她,在饱受极高的赞誉同时,同样也出现了一些言论偏激的人。

高考成绩出来,反遭质疑,武亦姝用实力进行反击。

2019年武亦姝参加高考,考出了613分的成绩,613分的成绩可以说已经很好很好,但是即便如此在网上也有着一些人也在酸,表示:“别说清华,连复旦都考不上。”

对于一些人这些的言论,武亦姝并没有进行反驳,而是直接用自己的实力进行了反驳。

的确,武亦姝没有上复旦大学,但是她却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便如此,有着一些人依旧揪着不放,称武亦姝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上海户口才会被清华所录取,甚至有着一些人来吐槽武亦姝的人生,表示被父母安排好的人生真可怜。

但即便面对着如此的质疑,武亦姝也是没有进行反驳,而是专心于自己的事情,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被清华录取,并非因关系,而是凭实力。

虽然武亦姝的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受到了极大的猜忌,但是她用自己的实力向大家展现了属于自己的荣耀。

而她被清华录取并非因为她的成就有多高,而是因为她的成绩配得上。

她能够上清华,并非因关系,而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实力。但是即便如此,武亦姝也是遭遇着各种的质疑,纷纷表示武亦姝之所以会被清华大学录取无非是因为自己的父母给她创造了一个这么好的条件。

武亦姝的成功的确离不开她父母的努力。

对于武亦姝的优秀,许多人都归功于对方有着一个好的家庭,这点的确如此。

武亦姝出生在上海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上海一名律师,而她的父母则是一名教师,武亦姝可以说从小便是生活在诗书之中。

在武亦姝还小的时候,其母亲便为其制作一套学习计划,甚至为了让武亦姝对诗词产生兴趣,直接将一些诗词编成故事给武亦姝听,武亦姝也是从此便开始了对诗词的兴趣。

武亦姝的成功确实离不开她的父母,是她的父母给她创造了一个如此好的学习环境,是她的父母从小便开始培养她对古诗词的热爱,也是她的父母从小便是注重她的教育,让她成为一个如此具有诗书气的女子。

对于武亦姝的成功,我们永远都归功于她的父母给她创造怎样的一个条件,的确,她的父母给了她一个十分优厚的教育资源,但武亦姝却并非这样认为,她认为父母的确给了她很多东西,但是最重要的便是他们教会了她如何去学习,帮助她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或许我们只是看到了武亦姝的父母给武亦姝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却从来都忽视了武亦姝从小便展现的过人天赋与常人所不能及的努力。

武亦姝的优秀,是常人所不能及。

武亦姝可以说从小优秀到大,小时候的她便是开始参加各种比赛,由于丰富的比赛经验,武亦姝从小便养成了一个不怯场的好习惯。

对于武亦姝而言,没有所谓的明星偶像, 武亦姝的偶像便是陆游,苏轼,李白。

她对于古诗词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热爱,即便自己出去游玩也会随身携带一本苏轼诗文。

对于武亦姝,优秀的出身,优秀的自己让很多人都对此表示出了极高的评价,她的优秀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企及的。

在诗词大会上,你不会看到她因为赢得比赛而沾沾自喜,一直都只是以微笑面对观众,面对自己比赛的结果。

甚至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对她的评价也是十分的优秀:“这个姑娘年龄不大却气定神闲,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情感结语。

如今许多的人,出身不如武亦姝,个人不如武亦姝,明明知道对方的优秀,但是却从不承认对方的优秀,永远都只会用嘲讽对方从而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对于这些人,只想要对他们说一句话: “见不得他人好,这是病,得治。”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相关内容。

近日高考成绩放榜,两年前持续霸屏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再一次被推上热搜。

武亦姝的高考成绩是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新雅书院录取,她将成为一个清华学子。

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的少女武亦姝以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横扫全场,三战三捷,一举夺魁。

最精彩的当属,那段以“月”为主题的飞花令,两人你来我往,战况激烈。

几番较量后,武亦姝念出《诗经》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引得评委拍案叫绝。

有才情,有气度,“生女当如武亦姝”成了这一届家长的口头禅。

获奖之后的这一波走红,各路代言和娱乐公司纷纷上门,打着“天才少女”的名号想要签约武亦姝。

然而武亦姝的妈妈却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武亦姝的妈妈,是小学美术教师,爸爸在律师事务所工作。

2001年5月,武亦姝降生在这么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

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刚进幼儿园,父母就为她专门定制了一套“家教方针”——要增加女儿的知识储备,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小时候的武亦姝很顽劣,调皮捣蛋,不光不愿意学习,连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也草草了事,是老师眼里的“差生”。

于是,武亦姝的父母带着她去拜访一位朋友。

朋友家的小孩非常爱读书,涉猎广泛,连工具书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夫妻俩问孩子是怎么培养的,结果朋友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

孩子的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家中藏书众多。

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卫生间,随处可见孩子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

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闲来无事,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这番谈话给武亦姝的妈妈触动很大。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回家后,武爸武妈首先拿自己“开刀”。

棋牌室不去了,开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经》;手机不玩了,开始带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改编故事结局。

家里频率出现最高的游戏是“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

从幼儿园到读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诗词。如此数年,小时候顽皮厌学的亦姝,蜕变成了知礼尚学的高中生。

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诗,武亦姝成了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

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父母如果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不断向父母靠近,无需每天耳提面命。

就像武亦姝妈妈说的:“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最好的教育就是我们家的书房! 向学教育网

以上就是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高考出分,网友:“连复旦都考不上。”为何最终被录取?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