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1 20:51:46 | 向学教育网
一、锁定考点(分析材料,明确观点)
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二、原理阐述(阐述概念)
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 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三、展开分析(论述意义,说明对策)
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 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 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字迹工整。
四、简短结论
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没有提过辨析题,其实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但题目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 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产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 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分。
答题的形式化要求
一、论点突出
立片言以居要,主旨句醒目地写于段落开头。但不一定下画线。
二、层次分明
适度多分自然段,牵引阅卷人视线切入点,变一目十行为一目一段。
三、轮廓清晰
前有考点原理,中有论证文字,后有基本结论。
脱离针对性的系统性,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性,就难免陷入盲目性。只有将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稳妥、主动地开展复习,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去年参加成考的新生已度过了第一学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再像当初那样感兴趣,动了换专业学习的念头。笔者认为,中途换专业弊多利少,学生对此要仔细权衡。
是否允许转专业,原则上由各校自行掌握。如果学校不允许转专业,从头再考自然得不偿失;即使学校允许,但学习有连续性,中途换专业仍然要承受不 小的损失。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专业内容,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如果中途放弃,就等于放弃了对该专业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此前付 出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即便换专业成功,专业教学有其自身进度,学生只能跟随新专业的学习进度半路出家。和同学相比,换专业学生缺少一个学期的学习, 势必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和追赶。
专业学习有自主性,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每名学生当初选报专业时想必都经过一定考虑,与自身实际有一定切合度。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习都需要付 出努力,要面对大量枯燥的基础知识。如果为躲避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换专业,即使换到其他专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听同学说某专业好学或好 玩,就想换专业。然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适合别人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其实,对专业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很常见,学生此时要调整心态适应学习,而不 要一味想着换专业来逃避。
专业无所谓优劣,只要把它学精学懂,都是好专业。高起专学生毕业后,可在专升本时再调换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就可以掌握两个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