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20:41:53 | 向学教育网
高考生与家长在选择大学时,通常对大学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大学决定着未来几年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江苏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表,供大家参考。
理科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城市 | 往年投档分 |
1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 | 347 |
2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南京 | 346 |
3 |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 | 345 |
4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 | 344 |
4 | 江苏警官学院 | 南京 | 344 |
6 |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 | 342 |
6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342 |
8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南京 | 341 |
8 | 南京艺术学院 | 南京 | 341 |
10 |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 | 339 |
11 |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 | 338 |
11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38 |
13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泰州 | 337 |
13 | 江苏大学 | 镇江 | 337 |
13 | 淮阴师范学院 | 淮安 | 337 |
16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南京 | 336 |
16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336 |
16 | 徐州医科大学 | 徐州 | 336 |
19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泰州 | 335 |
19 |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 | 335 |
19 |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 | 335 |
19 | 盐城师范学院 | 盐城 | 335 |
23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连云港 | 334 |
23 | 淮阴师范学院 | 淮安 | 334 |
23 | 江苏海洋大学 | 连云港 | 334 |
26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南京 | 333 |
26 | 泰州学院 | 泰州 | 333 |
28 | 常州大学 | 常州 | 332 |
28 | 江苏大学 | 镇江 | 332 |
30 |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 | 331 |
31 | 南通大学 | 南通 | 329 |
32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328 |
32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328 |
34 | 淮阴工学院 | 淮安 | 327 |
35 | 南通理工学院 | 南通 | 326 |
35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徐州 | 326 |
35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 | 326 |
38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苏州 | 325 |
38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南京 | 325 |
38 | 江苏科技大学 | 镇江 | 325 |
38 | 南京体育学院 | 南京 | 325 |
42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 泰州 | 324 |
42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南京 | 324 |
42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南京 | 324 |
4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无锡 | 324 |
42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 | 324 |
47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苏州 | 323 |
4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南京 | 323 |
47 | 江苏海洋大学 | 连云港 | 323 |
50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南京 | 322 |
51 | 三江学院 | 南京 | 321 |
51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扬州 | 321 |
51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苏州 | 321 |
51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 镇江 | 321 |
55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扬州 | 320 |
55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扬州 | 320 |
55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苏州 | 320 |
55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320 |
59 | 无锡太湖学院 | 无锡 | 319 |
59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镇江 | 319 |
59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 | 319 |
62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 南通 | 318 |
63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张家港 | 317 |
63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17 |
65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泰州 | 316 |
65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徐州 | 316 |
65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16 |
65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16 |
69 | 宿迁学院 | 宿迁 | 315 |
70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313 |
71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南京 | 312 |
71 |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 | 312 |
71 |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 | 312 |
74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苏州 | 311 |
75 | 淮阴工学院 | 淮安 | 310 |
76 | 无锡太湖学院 | 无锡 | 309 |
76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苏州 | 309 |
76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苏州 | 309 |
文科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城市 | 往年投档分 |
1 |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 | 338 |
1 | 江苏警官学院 | 南京 | 338 |
1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南京 | 338 |
4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 | 335 |
5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333 |
5 |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 | 332 |
7 | 淮阴师范学院 | 淮安 | 331 |
8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29 |
8 | 盐城师范学院 | 盐城 | 329 |
10 |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 | 328 |
11 | 江苏海洋大学 | 连云港 | 327 |
11 | 泰州学院 | 泰州 | 327 |
13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南京 | 325 |
14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南京 | 324 |
14 | 淮阴师范学院 | 淮安 | 324 |
16 |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 | 322 |
16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322 |
18 | 淮阴工学院 | 淮安 | 321 |
18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泰州 | 321 |
20 |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 | 319 |
20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南京 | 319 |
20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苏州 | 319 |
23 | 南京体育学院 | 南京 | 318 |
23 | 南京艺术学院 | 南京 | 318 |
23 | 江苏大学 | 镇江 | 318 |
23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南京 | 318 |
27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16 |
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无锡 | 316 |
27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南京 | 316 |
30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 | 315 |
31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南京 | 314 |
3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南京 | 312 |
32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扬州 | 312 |
34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 泰州 | 310 |
35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 镇江 | 309 |
35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泰州 | 309 |
37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苏州 | 308 |
37 | 三江学院 | 南京 | 308 |
39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307 |
39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南京 | 307 |
39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苏州 | 307 |
42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镇江 | 305 |
43 | 江苏科技大学 | 镇江 | 304 |
43 | 宿迁学院 | 宿迁 | 304 |
43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徐州 | 304 |
43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扬州 | 304 |
47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徐州 | 303 |
47 | 无锡太湖学院 | 无锡 | 303 |
49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连云港 | 302 |
50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张家港 | 301 |
50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 南通 | 301 |
52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泰州 | 300 |
53 | 南通理工学院 | 南通 | 297 |
54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苏州 | 293 |
55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苏州 | 292 |
56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扬州 | 291 |
57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苏州 | 288 |
58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南京 | 285 |
59 | 淮阴工学院 | 淮安 | 277 |
文科二本分数线:284
理科二本分数线:313
2023重庆二本大学排名_二本院校有哪些
2023重庆二本大学排名第一的是重庆医科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19,紧随其后的是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重庆二本大学排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重庆二本大学排名最新高校排行榜
2023年在重庆的二本院校排名第一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地区二本院校第二位的是重庆师范大学,排名第三位的是重庆理工大学,在重庆的二本院校中排名第四位的是重庆工商大学;下面是详细排名情况:
院校 | 类型 | 层次 | 全国排名 | 录取批次 |
重庆医科大学 | 医药 | 国重点 | 119 | 二本 |
重庆师范大学 | 综合 | 省重点 | 177 | 二本 |
重庆理工大学 | 理工 | 省重点 | 203 | 二本 |
重庆工商大学 | 综合 | 省重点 | 210 | 二本 |
重庆科技学院 | 理工 | 省属 | 250 | 二本 |
重庆文理学院 | 综合 | 282 | 二本 | |
四川美术学院 | 艺术 | 省重点 | 302 | 二本 |
长江师范学院 | 师范 | 省属 | 309 | 二本 |
重庆三峡学院 | 综合 | 362 | 二本 |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师范 | 省属 | 451 | 二本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理工 | - | 二本 | |
重庆移通学院 | 综合 | - | 二本 | |
重庆财经学院 | 财经 | - | 二本 |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财经 | - | 二本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语言 | - | 二本 | |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 财经 | - | 二本 |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 综合 | - | 二本 | |
重庆工程学院 | 理工 | - | 二本 |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 综合 | - | 二本 |
注:该排名数据来自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进行参考!
重庆二本大学志愿填报方法是什么
二本院校的综合实力差距很大,录取分数线的差距更大,因此,反复研究目标院校最近3—5年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此时显得异常重要。在研究院校录取资料时,不仅要看最低分、平均分、最低位次,更要重视最高分、最高位次,在分数上留有余地才能让你进退有如。
一般来讲,办学实力、知名度、热门程度相当且同处一地的二本院校之间录取线差距小,即梯度小,考生不宜把梯度小的各个院校填在同一批次。若考生把梯度小的各个院校填在同一批次,则无论是哪种方式投档,这些院校都会在某一轮投档中全部完成招生计划。
高考选大学的三个技巧是什么
一是选择哪个学校。
选择学校的原则是既要好、又要自己力所能及。一所学校的“好坏”,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排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中国大学的“绝代双骄”——清华、北大,“华东五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坚九校”——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
这些学校都是实力比较强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有一个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学习条件相对更好、就业找工作相对占优势。好学校人人都想,但却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必须找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匹配的,才是最合适的。
二是选择哪个专业。
选择专业的原则是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专业,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毕业以后找什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和职业。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有较明确规划的人、对行业和职业有较强要求的人,最好是选择自己想要的专业,以免等到工作以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虽然工作以后也可以转行、也可以跨界,但如果与大学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还是会增加一些难度或代价,或者说失去一些优势。
当然,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没有特别爱好的专业,或者自己适应性比较强,对专业没有那么挑剔,不妨“功利”一点,选择就业前景好,或者收入高的职业对应的专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向学教育网
三是查看该校所选学科的水平。
这方面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容易忽视的。有人说,学科是什么?不就是专业吗?不是的,大学专业一般是指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而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简单形象点说,专业象产品,是对学科的选择或组合后的应用;学科偏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知识。学科与专业的对应关系很可能是多对一,也可能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高考怎么选大学
第一步:确定想要去的城市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那么就可以从城市入手,先确定城市再筛选大学。
首先你要考虑是去省外上学还是省内上学,无论去省外还是省内,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省内上学的话:离家近回家容易、对当地更熟悉也更好适应;省内大学对省内学生招生名额较多、分数会更低、能选一个好点的专业;在省内上学的话亲戚朋友都很近、人脉资源更多。
省外上学的话:能够了解到更多不一样的城市、开拓眼界;能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能力;有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丰富。
在选择城市的时候,如果有明确的目标就最好,当然没有的话也可以多选几个,选出自己更想去上学的城市,再进行大学的筛选。
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大学,不过更好的高校资源自然是集中在更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地区高校数量多,而且质量也是很高。
第二步:根据确定好的城市筛选大学
当我们已经选择好想要去的地方之后,那么就可以很快找出该地区的大学名单。
每个省的高校资源可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会有1所以上的双一流高校,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确定该地区有哪些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等,又或者是有哪些高职专科院校。
这些名单在网上都能轻松找到,也可以去找大学排名榜单,有很多榜单会针对某个地区设定排名名单,看这些名单我们也可以大概了解这个地区所有大学的整体实力。
比如国内的软科大学排名、校友会排名等,都可以参考参考。
筛选出这个地区所有的大学,是什么类型、是什么层次,接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选择大学了。
第三步:根据分数位次选择适合自己能上的大学
首先确定自己的省排名,我们可以根据本省考试院官网公布的一分一段表来确定。
然后我们就根据自己的排名位次进行大学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网络工具来看,中国教育在线的掌上高考就很好用,你可以找到本身高校往年招生的最低位次,再根据自己的位次进行对比。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原则
1、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对于顺序志愿及部分平行志愿模式,如果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生源充足,学校一般不再录取第二、第三志愿考生,除非单独预留二志愿的招生计划;对于平行志愿模式,虽然大部分省份会设定一个征集志愿的机会,但因为考生在一志愿可以填报好几所平行院校,90%以上的院校和专业在一志愿录取阶段都能完成招生计划,就不再进入征集志愿行列。
从高校角度上看,各个院校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专业情绪较少,能够安心学习,成才可能性大。因此,考生需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不仅可能不会被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甚至可能落榜。
2、拉开梯度必不可少
通常情况下,知名高校或热门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高,报考人数众多而录取分数较高,反之则较低。院校之间、专业之间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梯度。因此,考生在报考院校及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一般说来,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又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造成所谓的分数“浪费”,故在拉开梯度的同时须保持合适的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