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5 18:15:27 | 向学教育网
今年北京高考采取平行志愿组的投档方式,可能会使考生填报心理发生变化,导致志愿分布不同。因此,考生要注意填报志愿风险的规避。
平行志愿组投档方法的关键,在于某一个本科批次内考生志愿分为两个,也就是分为两小批分别平行投档,但招生计划并没有同步分为两小批,考生也没 有分为两小批。在这种情况下,分别处于批次内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第一志愿的2个平行志愿可能多会相应采取“高分位次学校+中分位次学校”、“中 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的填报策略。如果大部分考生2个平行志愿都采取“高低搭配”的报法,就意味着一志愿录取率大 大提高,不少原来一志愿录取不满的学校今年很可能招满,不少需要征集志愿甚至降分才能招满的学校在志愿内就可能招满,当然也就意味着90%的考生很可能在 第一志愿结束时已经被录取。
这就提示我们,平行志愿组投档办法使得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增大,因设2所平行学校,第一志愿本身的风险较小。如果填报的第一志愿2所学校都无足够 把握,那么第二志愿3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要是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甚至要征集志愿才能录满的学校。所以,虽是平行志愿组投档,但因为是按志愿分两次进行, 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也只是第一志愿填报的风险变小并且可控,而第二志愿的填报风险加大。也就是说,考生一旦第一志愿落选,即使分数排位较靠前,第二志愿也 有可能落选。举例说明,假定考生650分,第一志愿2所平行学校是北大、清华,结果都只因几分之差落选。第二志愿的3所平行学校分别是北航、北理工、北工 大,显然到第二志愿重新开始排队录取时,这3所学校早已在第一志愿就录满,结果考生只能名落孙山。
第一志愿的2所平行学校中至少要有1所是比较有把握的。这是填报本科批次第一志愿时,考生规避风险所要遵循的基本“守则”。第二志愿3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要是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甚至要征集志愿才能录满的学校,只要考生不想放弃这一批次。
一本批次设4个平行志愿,许多考生家长不明白平行志愿和往年的一、二志愿在投档时究竟有何区别,本报及时邀请省高招办专家举例分析、详解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时出现的5种情况。
规则:考分从高到低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省高招办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为1∶1.05,不超过1∶1.2),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校根据生源分布统计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后,省高招办根据高校要求按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再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高校。当检索到某一位考生时,根据考生填报的A、B、C、D四个平行志愿高校,计算机从A志愿高校开始依次检索,一旦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就作为投档对象。检索完毕后,该批次所有满足投档条件的考生档案,通过网络投档给一所排序在前且符合条件的高校。由高校从德智体美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投档:将遇到5种情况
举例说,理科考生张三高考成绩605分,没有政策性加分,他的投档分就是605分。在投档前,省高招办要对全省理科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张三的排序结果是1040位。在一本投档时,当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检索到1040位次时,张三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将按其自然顺序被依次检索,这时将出现5种情况:
第一,张三的投档分符合A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档案投到A志愿院校,B、C、D志愿不再检索;第二,张三的投档线未能达到A志愿投档线,但达到了B志愿投档线,则投到B志愿院校,这时,C、D志愿不再检索;第三,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B志愿院校投档线,但达到了C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给C志愿院校,这时,D志愿不再检索;第四,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B、C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了D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给D志愿院校;第五,张三的投档线未能达到A、B、C、D四所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4个平行志愿无法投出,只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或者下一批次的录取。
结果: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进行补充投档。未完成计划的院校通过网上征集志愿。对经过网上征集志愿还不能完成计划的院校,将进行考生原填四个平行志愿在最低录取控制线下20分以内逐分下降、平行投档,计划投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