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有哪些 考生要注意填报志愿风险的规避

发布时间:2023-04-24 09:06:30 | 向学教育网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有哪些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那么,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有哪些

第一、高分优先原则。平行志愿投档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指的就是高分考生优先投档。因此,在投档的时候比你高一分的同学永远比你先投档,后面的考生都要等着。

第二、遵循志愿原则。指的是平行志愿在投档的时候是看你的学校志愿顺序的,并不是说平行志愿各个院校志愿的分量是一样的,看哪个好就投哪个,而是填在前面的志愿是优先保证检索和投档的。

第三、多次检索原则。这里的多次检索指的是在投档前会多次检索你的院校志愿,指的是投档前的行为和操作,从第一个志愿开始检索,如果第一个志愿分数够就投档,分数不够就检索第二个,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志愿。

第四、一次投档原则。这个原则和多次检索是连接的动作,检索一旦成功,系统就会自动把你的档案投给高校,投档后就不会再看你的其它院校志愿了,其它院校志愿都已经作废了。

平行志愿怎么填报

1、最好服从专业调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不大,呈“扁平化”状态。按教育部规定,高校可在招生计划基础上扩大一定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如果考生的档案投放到高校,但是因为排名靠后,如果不愿接受专业调配,很可能被高校退档而不能录取。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选择专业志愿和愿否服从专业调配。

2、准确定位,合理排序。虽然平行志愿有6个学校志愿,但是只进行一轮投档,并且在投档检索时A-F志愿是有顺序的,先A,再B,以此类推。因此,为增加录取机会,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平行志愿中的院校之间要有梯度。若志愿之间没有梯度,则可能出现高分落榜。填报平行志愿时,一般应该考虑"冲”"稳””保””垫”。当报考学校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既翘首心仪院校,又守适宜院校,同时也不至于落到下一批次院校。

平行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平行志愿前,应提前掌握各大学、专业的详细情况。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要对本省的投档线、往年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在本省的分数线有清晰的认识。

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可以参照一个急、一个稳、一个保的公式来开学梯度。我们应该注意第一个愿望的实现。对于我们最想学习的学校,我们应该把它放在第一个愿望中,对于最后两个愿望,我们应该填写我们能上的保障性大学,这样才能提高录取概率。

同样,在选择专业时,也应该打开渐变。最好从高分到低分填写。否则,由于专业水平的差异,可能无法被理想的专业所接受。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风险注意规避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向学教育网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同时,考生定位不恰当、志愿梯度不合适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投档分未能达到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一次机会,那样变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显然也都无法投档。

把握顺序记住参考口诀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顺序。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报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无法出档。

如何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请家长和考生记住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带来的懊悔,也防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的投档分,也有相应的院校可读,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填报高考平行志愿 考生要注意填报志愿风险的规避

今年北京高考采取平行志愿组的投档方式,可能会使考生填报心理发生变化,导致志愿分布不同。因此,考生要注意填报志愿风险的规避。

平行志愿组投档方法的关键,在于某一个本科批次内考生志愿分为两个,也就是分为两小批分别平行投档,但招生计划并没有同步分为两小批,考生也没 有分为两小批。在这种情况下,分别处于批次内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第一志愿的2个平行志愿可能多会相应采取“高分位次学校+中分位次学校”、“中 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低分位次学校”的填报策略。如果大部分考生2个平行志愿都采取“高低搭配”的报法,就意味着一志愿录取率大 大提高,不少原来一志愿录取不满的学校今年很可能招满,不少需要征集志愿甚至降分才能招满的学校在志愿内就可能招满,当然也就意味着90%的考生很可能在 第一志愿结束时已经被录取。

这就提示我们,平行志愿组投档办法使得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增大,因设2所平行学校,第一志愿本身的风险较小。如果填报的第一志愿2所学校都无足够 把握,那么第二志愿3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要是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甚至要征集志愿才能录满的学校。所以,虽是平行志愿组投档,但因为是按志愿分两次进行, 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也只是第一志愿填报的风险变小并且可控,而第二志愿的填报风险加大。也就是说,考生一旦第一志愿落选,即使分数排位较靠前,第二志愿也 有可能落选。举例说明,假定考生650分,第一志愿2所平行学校是北大、清华,结果都只因几分之差落选。第二志愿的3所平行学校分别是北航、北理工、北工 大,显然到第二志愿重新开始排队录取时,这3所学校早已在第一志愿就录满,结果考生只能名落孙山。

第一志愿的2所平行学校中至少要有1所是比较有把握的。这是填报本科批次第一志愿时,考生规避风险所要遵循的基本“守则”。第二志愿3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要是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甚至要征集志愿才能录满的学校,只要考生不想放弃这一批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有哪些 考生要注意填报志愿风险的规避”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