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8 21:38:33 | 向学教育网
高考平行志愿什么意思_怎样报考
高考平行志愿什么意思?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平行志愿什么意思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考平行志愿应该怎样填报
一、熟悉和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的政策和方法,避免平行志愿投档的误区。
1、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
2、考生最多只能一次投档,投档一所院校,而不是多次投档,当考生档案因某种原因被前面投档学校退档,就不能再投档到后面所填报学校。
二、本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定位准确,形成梯次,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避免盲目拔高也要避免过于保守,要拉开档次。
三、平行志愿填报慎重选择学校和专业。
1、选择学校优先,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机会。考生也不必过于担心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不少高校都有考生入校转专业的机会,考生入校后,可以提出申请调整专业。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大。
2、选择专业优先。考试成绩达到或者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学校。
平行志愿报考存在哪些风险
1.“一次性投档”带来的风险
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由计算机按照各院校投档数、各考生志愿检索后,将符合院校条件的所有考生电子档案一次、同时、全部投给各院校,所以,一次性投档后即完成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未能投档或投档后院校将不符合其录取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退回,这部分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2.定位不恰当的风险
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总分均未能达到平行志愿的所有院校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档。
3.梯度不合适的风险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就会减少。假如A志愿院校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续的志愿院校都无法投档。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第一,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同样是有顺序的。有人片面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顺序,几所院校都一样,这是不对的。录取时是按照考生自己填报的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往后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梯次降序排列。否则,若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几所院校有可能都录取不上,成为无效志愿。向学教育网
第三,平行志愿的倒数第1、2所院校一定要保底。各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个志愿顺序,不再设置后续志愿。如果在平行志愿这个志愿顺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机会了。
2023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第一,分数优先,即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是从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投档。
第二,志愿优先,新高考志愿顺序对考生有先后之分。对考生来说,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分数、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相关批次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
第三,新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不管有没有被录取,其余专业志愿都会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
平行志愿填报重要吗
平行志愿填报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他的顺序,应该把你最想要去的学校放在最前面,次要想去的学校稍后排。电脑系统检索的时候,就是从你的第一志愿开始扫描,扫到某个志愿符合学校的录取分,就净档案投给该学校,不会再往下扫描了。
志愿填报不懂得怎么填报的话会有掉档风险,这时一款志愿填报助手就派上用场啦!填报系统是一款高效便捷的志愿填报软件,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为升入大学保驾护航。
在新高考制度下,志愿填报可以遵循三个原则,其一就是喜欢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有意向的大学和专业要有一个喜好程度的排序,不要过于计较往年投档分的高低。那么,新高考平行志愿的变化都有哪些呢?
新高考平行志愿的变化
一是志愿设置形式不同。目前的志愿是由一个学校加若干专业组成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首先选择学校,然后再从选报的学校中选择专业。改革后,志愿由一个专业(类)加一个学校组成,学校的招生专业(类)被分成若干个志愿单位,考生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来确定填报的志愿,尊重了考生的专业选择权。
二是志愿设置数量不同。与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我省考生数量和招生高校数量较多,改革后一个专业(类)加一个学校就是一个投档单位,因此志愿设置的数量将相应增加。
三是投档线不同。“学校+专业”模式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每一个学校只有一条投档线。而改革后,投档直接投到专业上,同一学校内会出现不同专业(类)的多条投档线,各专业(类)之间的投档线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新高考投档录取模式及志愿
新高考平行志愿怎么报考生可以参考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以及各校往年投档成绩、名次等信息,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填报:
按专业优先,学生对专业充分了解,已经拥有了几个意向专业,从有这些专业的院校中按自己的分数及位次把握好梯度进行填报。
按院校优先,学生选定自己钟意的几所院校,将院校层次按梯度排好,重院校不重专业,只求能进(一般为高分段学生,入校后能凭借自己努力转专业)。
按地域优先,学生选定几个目标城市,按城市喜好度进行排序,在这些城市内筛选符合自己分数及位次的专业进行填报(一般选择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
专业和院校混合考虑,既关注院校也关注专业。
一是志愿设置形式不同。目前的志愿是由一个学校加若干专业组成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首先选择学校,然后再从选报的学校中选择专业。改革后,志愿由一个专业(类)加一个学校组成,学校的招生专业(类)被分成若干个志愿单位,考生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来确定填报的志愿,尊重了考生的专业选择权。
二是志愿设置数量不同。与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我省考生数量和招生高校数量较多,改革后一个专业(类)加一个学校就是一个投档单位,因此志愿设置的数量将相应增加。
三是投档线不同。“学校+专业”模式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每一个学校只有一条投档线。而改革后,投档直接投到专业上,同一学校内会出现不同专业(类)的多条投档线,各专业(类)之间的投档线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院校专业组怎么填与老高考实行的“院校+专业”投档录取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新高考下各大招生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选考要求不同,因此按照不同的选考要求,院校被分为若干个组,称为“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模式将考生的每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在填报时可以选择服从调剂,不过专业调剂仅限于在同一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并非是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可调剂的专业范围大大缩小了,不过相对来说也更加科学合理。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
1、确定专业选择的导向
按照新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实际上要完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80个组合。所以要结合院校特色筛选专业类别、透过专业名称辨析专业内涵、根据个人偏好锁定目标志愿在填报志愿。
2、把握志愿决策的重点
志愿填报是考生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考生应从分数和位次出发,坚持兴趣与爱好导向,实现学校与专业的最优化组合,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同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3、充分利用“冲、稳、保”策略
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考生可沿用“冲、稳、保”策略,自主调节志愿梯度的比例,同时,参考喜好程度由高到低、投档分数由高到低、专业实力由高到低、录取机会由低到高等因素,合理确定志愿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