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2 12:06:07 | 向学教育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风景园林专业好就业吗?下面是由高三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风景园林专业怎么样呢 有哪些就业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风景园林专业简介
风景园林专业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设计学科,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动植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其宗旨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设计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设计、绿地公园规划设计、园林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学生可获得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及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技法、制图方法、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规划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具有运用所学艺术理论、设计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及表达、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园林局、设计院、苗圃、园林设计公司、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风景旅游区、房地产公司、大中专院校教师以及其他建筑与环境工程、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本科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类的硕士学位。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广告;
4 环保;
5 农/林/牧/渔;
6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 其他行业;
8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拓展阅读: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具备的能力:
(1) 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图面表现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 掌握观赏植物学、园林树木、花卉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
(3) 熟悉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 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向学教育网
(7)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具有读、听、写能力,能够较熟练地阅读该专业外文书刊。
相关问答
2021风景园林专业大学的排名情况是怎样的?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具体排名如下表,来看一下!
排 名 | 学校名称 | 等 级 | 学校数 |
1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81 |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181 |
3 | 同济大学 | 5★ | 181 |
4 | 福建农林大学 | 5★ | 181 |
5 | 清华大学 | 5★ | 181 |
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5★ | 181 |
7 | 北京林业大学 | 5★ | 181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181 |
9 | 南京林业大学 | 5★ | 181 |
10 | 东南大学 | 5★- | 181 |
11 | 河南农业大学 | 5★- | 181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81 |
13 | 浙江农林大学 | 5★- | 181 |
14 | 南京农业大学 | 5★- | 181 |
15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181 |
16 | 东北农业大学 | 5★- | 181 |
17 | 昆明理工大学 | 5★- | 181 |
18 | 四川农业大学 | 5★- | 181 |
19 | 河北农业大学 | 4★ | 181 |
20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4★ | 181 |
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